“不共戴天”和“义无反顾”都是汉语成语,具有以下含义:
不共戴天
意思: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出处:最早出自《礼记·曲礼上》,其中提到“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仇恨极深,无法与仇敌共存的情况。
义无反顾
意思:为了维护正当的道义,绝不走回头路,表现了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出处:最早出自汉代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原文为“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用法:常作为谓语、定语或状语,强调行动的坚决性和不可动摇性。
这两个成语都表达了坚定的决心和勇气,但侧重点不同:“不共戴天”强调的是仇恨极深,无法共存;而“义无反顾”则强调的是为了正义或正当事业勇往直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