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出生于1924年,正值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和悲惨的时期。在这个时代,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具体到1898年,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99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25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99年,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和香港新界,其中威海卫“租借”25年,香港新界“租借”99年。
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稼先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科研精神。他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1945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1948年至1950年,他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刻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他被任命带领团队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在接下来的28年里,一直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最前沿,成功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使中国的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的人生经历和贡献,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奋斗和成就,更彰显了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国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