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明礼仪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卫生与衣着
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衣服鞋袜要常换洗,按时理发和沐浴。
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进校一律佩戴校牌,按规定穿校服,不许烫发、染发,女同学不准戴首饰、染指甲等。
态度与语言
态度要诚恳、和蔼,语气要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进校要讲普通话,坚持使用礼貌用语。
交谈时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以及看书看报。
使用好体态语言,如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等。
课堂礼仪
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上课前应提前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上课时保持安静,不随意讲话、打闹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声音清朗洪亮,使用普通话。
下课后,应及时整理学习用品,保持桌面整洁。
尊师礼仪
对老师要有礼貌,遇到老师主动打招呼,虚心听取老师教诲,接受老师教导,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得到同意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
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
同学间礼仪
同学之间应互相尊重,不打闹、不争吵,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
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不背后议论他人是非,不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和闲话。
集会礼仪
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
参加集会时,应提前到达,按指定位置坐下,保持安静,认真听讲。
集会结束时,应等主持人宣布结束后再有序离开。
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
其他礼仪
帽子要戴端正,不得把帽舌戴歪。上课、参加集会一律脱帽。
雨衣雨伞要装入塑料袋中,以免雨水渗出淋湿地板、地面。
在餐厅就餐时,节约粮食,文明就餐,维护食堂秩序,排队打饭,相互谦让,维护食堂卫生。
这些礼仪规范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