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
孙叔敖担任楚国令尹时,一位老人穿着丧衣来吊丧,提醒他居安思危,孙叔敖因此更加谨慎地治理国家。
晋国:
晋悼公在收到郑国的礼物后,魏绛劝他不要沉迷于享乐,而应居安思危,晋悼公采纳了他的建议。
清王朝:
咸丰皇帝赞同赵子非的“社稷论”,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体现了居安思危的精神。
德国:
德国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帮助民众找到最近的避难所,以应对可能的战争或灾难。
瑞典:
瑞典通过《如果危机或战争来临》的小册子普及应急准备知识,强调每个公民在危机时刻应发挥作用。
芬兰:
芬兰推出“72tuntia.fi”网站,测试民众在极端情况下的生存技能和心理韧性。
北宋:
北宋时期,面对外患和内忧,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国家安全,如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的“熙宁变法”。
这些例子表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居安思危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原则。通过提前预见和准备,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