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古筝曲高山流水讲的是哪个故事?

古筝曲《高山流水》讲述的是 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传说内容

先秦时期,琴师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故事背景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自幼学琴,师从著名琴师成连,技艺高超。

成连为了帮助伯牙提升意境,将其带到东海蓬莱岛,使其琴声融入自然万物。

伯牙在江边弹琴时,因风浪停舟,偶遇樵夫钟子期,两人因琴音相知,成为挚友。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悲痛欲绝,摔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

文化意义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该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典故之一。

其他信息

除了著名的古琴曲《高山流水》,还存在同名筝曲,但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高山流水》的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至唐分为两曲,至宋又有所变化。

古筝曲《高山流水》通过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传达了知音难觅、珍惜友谊的深刻文化内涵。

上一篇上一篇:听过《高山流水》后想象出什么画面?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