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iān hé, 意指谦逊平和,是一种一心向善、心如止水的境界。其中,“谦”表示谦虚、不骄不躁、谦谦有礼;“和”则含有和蔼、和气、和善之意。《晋书·良吏传·邓攸》中记载:“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这句话说明邓攸性格谦逊温和,善于与人相处,不论贵贱,都待之以礼。
此外,谦和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强调谦虚和蔼、恭敬客气。例如,《孟子》中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强调了和谐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谦和的品质仍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个人修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团队合作和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