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首儿童散文诗,全文如下: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狂欢地跳着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站壁角的。
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作品赏析:
拟人手法:
诗人通过拟人手法,将东风、花朵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得诗歌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例如,“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童真视角:
诗歌以儿童的视角来观察世界,通过孩子的口吻描述花朵的活泼和可爱。这种纯真的视角使得诗歌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灵,引起共鸣。
情感表达:
诗中通过描写花孩子们在雨中的欢乐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母爱的渴望。例如,“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这样的句子,寄托了孩子们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然与人的融合:
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欢乐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例如,“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波动。
总的来说,《花的学校》是一首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儿童散文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童真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母爱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