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抑景和障景都是园林构景的重要手法,它们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手法不同
抑景:通过改变景物的显眼程度来美化景观,常见手法包括植被、水池等景观元素的布置,以及建筑、墙体等结构的设置。抑景的目的是使景观更加和谐、自然、舒适,通过掩盖或减弱某些景物的显眼程度,达到整体美观的效果。
障景:通过设置障碍物,如绿篱、墙体、屏风、帷幕等,使人的视线受到限制,从而使某些景物在景观中不被看到或减少其视觉冲击力。障景的目的是减轻视觉疲劳、提高视觉体验、增加景观的神秘感和深度感,通过遮挡景物来增加景观层次感和深度感。
目的不同
抑景:主要目的是使景观更加和谐、自然、舒适,通过掩盖或减弱某些景物的显眼程度,达到整体美观的效果。抑景通过引导视线和视觉焦点,使景观有节奏感和层次感。
障景:主要目的是减轻视觉疲劳、提高视觉体验、增加景观的神秘感和深度感,通过设置障碍物遮挡景物,达到增加景观层次感和深度感的效果。障景通过有意识地遮挡视线,引导空间方向转换,营造曲径通幽、庭院深深的园林意境。
应用场景不同
抑景:通常适用于景点、广场等公共场所,通过改变景物的显眼程度达到美化景观的效果。抑景可以在游路上设置山石、墙壁等屏障以改变观赏路线的方向,也可作分景手段或过渡方式。
障景:则适用于私人庭院、住宅小区等私人空间,通过设置障碍物遮挡景物,达到增加私密性和安全感的效果。障景可以用于入口、端头和曲障,分别在不同位置起到不同的作用,如欲扬先抑、增加层次、阻止人流、障丑显美等。
影响因素不同
抑景:的实现需要考虑植被、景观元素的布局和高度等因素,以营造出和谐、自然的景观效果。抑景通过引导视线和视觉焦点,使景观有节奏感和层次感。
障景:则需要考虑障碍物的材质、高度、密度等因素,以及景观元素的布局和高度等因素。障景通过有意识地遮挡视线,引导空间方向转换,营造曲径通幽、庭院深深的园林意境。障景还可以遮挡园中不宜显露的空间景物及不良景观。
总结:
园林抑景和障景虽然都是通过遮挡和引导视线来美化景观的手法,但它们的目的、应用场景和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抑景更注重整体美感和和谐自然,适用于公共场所;而障景则更注重私密性和视觉体验,适用于私人空间。两者结合使用,可以营造出更加丰富和多层次的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