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佳节,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来描绘这一节日。以下是10首经典的中秋节宋词,它们各具特色,充分表达了诗人们对中秋节的情感和哲思: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一剪梅·中秋元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中秋节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们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的深刻感悟,是中秋节文化中不可多得的文学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