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是一句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论语·季氏》。原文是:“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的意思是 既然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使他们能够安心生活。后来,这个成语的含义有所扩展,也可以理解为“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一种人生态度,即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应该采取积极、平和的心态去应对,而不是逃避或抗拒。它告诉人们,当事情已经发生,就应该坦然接受,并在这个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变化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积极适应环境,努力融入其中,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