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关于舍己为人的名言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精神。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所说,意味着有志之士和仁人君子,不会因求生而损害仁德,宁愿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表达了一种竭尽全力为国家效劳,直到生命结束的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句话出自曹植的《白马篇》,表达了一种为国家或民族献身的决心和勇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通过春蚕和蜡炬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原则,强调了一种推己及人的思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同样出自《论语·雍也》,意味着要想自己成功,也要帮助别人成功;要想自己发展,也要帮助别人发展。
这些名言都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强调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