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的发明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涉及 多位科学家在不同时间段的贡献。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时间点和人物: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自然放射性现象。
1898年:居里夫人与皮埃尔·居里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转换公式E=mc²。
191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确定了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
1935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
1930年代
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核能时代。
20世纪中叶
1943年:奥托·哈恩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专国家实验室(LANL)并担任主任,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1945年:恩里科·费米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第一个完全自主的链式核反应堆。
总结起来,核能的发明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涉及多位科学家在不同时期的研究和发现。从X射线的发现到核裂变的实验成功,再到核反应堆和原子弹的制造,这些成果为后来的能源利用和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