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描述戏曲表演的成语:
粉墨登场:
原指戏曲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唱念做打:
戏曲表演的四种基本艺术手段,即歌唱、念白、做功和打击乐。
有板有眼:
形容戏曲表演节奏鲜明,动作协调。
余音绕梁: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动听,久久回荡。
字正腔圆:
形容唱戏或说话声音准确,腔调圆润。
锣鼓喧天:
形容戏曲表演时锣鼓等乐器声音响亮,气氛热烈。
生旦净末丑:
指戏曲中的五种基本角色,生指生角,旦指旦角,净指净角,末指末角,丑指丑角。
感人肺腑:
形容戏曲表演情感真挚,打动人心。
阳春白雪:
原指高雅的曲调,后泛指高深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
原指通俗的曲调,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
插科打诨:
戏曲表演中穿插的幽默动作或语言,以逗笑观众。
活灵活现:
形容表演者将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生动活泼。
惟妙惟肖:
形容模仿或描述非常逼真。
动人心弦:
形容戏曲表演或音乐非常动人。
曲尽其妙:
形容戏曲表演技巧高超,把角色和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戏曲表演的精彩之处,以及演员们的高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