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萧姓将军有以下几位:
萧克
原名萧武毅,字子敬,湖南嘉禾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历任红六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等职。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晋察冀军区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第一参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萧锋
指挥金门战役的萧锋将军是革命老区江西省泰和县人,他早在1928年就参加了工农红军,曾担任红军团政委。抗战时期曾经担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团政委、团长、军分区副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副师长、师长、副军长、代理军长。解放后,他曾担任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等职务。1949年7月,萧锋将军指挥第28军解放金门(三野十兵团建制)。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才晋升少将军衔。
萧劲光
萧劲光大将,井冈山时期是红四军三巨头之一,领导南方八省的游击战争,担任新四军军长,华东野战军司令。抗战时期,他担任八路军386旅旅长,取得了显著战绩。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为东北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为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
二战时期萧姓将军中,萧克、萧锋和萧劲光三位将军在各自的战区和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分别被授予了不同的军衔和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