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及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进入、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检视、记录及销毁。它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信息安全内容:
信息真实性
确认信息的来源,鉴别伪造来源的信息。
信息保密性
确保有密级要求的信息只能经过特定方式传输给特定对象,防止未授权访问和使用。
信息完整性
保证信息在采集、传输、存储过程中准确、有效,不被篡改或损坏。
信息有效性
确保接收者能证明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防止信息重复发送。
信息可用性
信息能够按照使用需求被授权者访问,且在网络部分受损或降级时仍能提供部分有效服务。
信息可控性
系统对信息内容的传播及访问具有可控制能力。
信息不可抵赖性 (不可否认性):
确保信息交换双方对信息的传递与接受具有不可抵赖的特性,防止信息篡改和身份冒充。
实体安全
保护计算机设备、设施及其他媒体免遭环境事故破坏。
运行安全
提供安全措施保护信息处理过程的安全,包括风险分析、审计跟踪、备份与恢复等。
信息资产安全
防止信息资产被泄露、更改、破坏或非法辨识、控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控性。
人员安全
提高信息系统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技术技能。
网络安全
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护、VPN、安全扫描、网络蜜罐技术等,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数据安全
防止数据被未授权泄露、篡改或毁坏,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
内容安全
确保信息内容符合法律、政治、道德等层面的要求。
行为安全
行为的秘密性、完整性、可控性,防止非法行为的发生。
安全威胁
包括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黑客攻击、网络有害信息泛滥、个人隐私泄露等。
安全基础
包括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以及密钥加密技术等。
安全设备
包括安全设备稳定性、可靠性、可用性,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安全管理体系
包括安全策略、安全培训、安全审计等,确保信息系统的连续可靠运行。
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考虑和实施,以确保信息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