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安思危”的古文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左传·襄公十一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旧唐书·魏征传》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乐府诗集·隋元会大飨歌·皇复》
“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宋书·文五王传》
“今虽先天不违,动干休庆,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思虑,不可不惧。”
《明史·郑本公传》
“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周易》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冀州箴》
“治不忘乱,安不忘危。”
《藉口赋》
“图匮于丰,防俭于逸。”
《房玄龄传》
“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
这些古文都强调了在安逸的时候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并提前做好准备,以防患于未然。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智慧和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