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陈景润学生时代的故事【好句摘抄37句】

陈景润学生时代的故事

1、平日里,陈景润显得特别孤僻,他很少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耍。偶尔有小朋友捉弄他,他也毫不在意。当小朋友邀他一起玩捉迷藏时,他大部分时候是直接拒绝的。偶尔没有拒绝的时候,要么就藏在哥哥穿旧了的宽松衣服里,由于身材瘦小,常常“淹没”在旧衣中,小朋友们愣是怎么找也找不到;要么就随便拿着一本书,悄悄躲进一个角落,然后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直到把游戏忘了,小朋友也把他忘了,他还待在角落里,睡着了。久而久之,小朋友们便不再找他一起玩了。

2、小时候的陈景润并不因为家境优于乡间的普通百姓而有什么特殊,他同样和农家的孩子一起玩,这种从少年时代培育起来的纯朴真挚的感情,一直贯穿在他生命的全程。以至到陈景润去世时,赴京参加悼念活动的福建乡亲,皆是极为普通的村民。

3、记得有一次,他们联合起来对陈景润拳打脚踢。陈景润流着泪回到家,要退学。妈妈劝他说:“儿子,只怨爸爸妈妈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你要好好儿学习,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

4、看着看着,他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他了。爱书成癖,书中仿佛有着一个永远也无法穷尽的迷人天地,这种痴迷,深深地影响并改变了他的人生。

5、也许陈景润爱书成癖的个性,便是来源于陈元俊的启蒙。虽然忙于生计,父母亲没有太多时间对孩子们进行教育,但只要有时间,陈元俊就陪孩子们阅读,给孩子们讲书中的故事,从小就教他们学会书写自己的名字,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每当这个时候,陈景润就显得特别认真,常常在地上写写画画。

6、陈景润的家庭,曾经也度过一段殷实快乐的时光。他的大伯父曾任中国邮政总局考绩处处长。二伯父是高级邮政职员,曾任福建省邮政视察室主任。

7、尚未到上学年龄的陈景润,只能成天待在家里。他自小就显得十分内向,身体瘦弱,脑袋大大的,不爱讲话,也不淘气,常常一个人躲在墙角,而且一待就是一上午。

8、陈景润的故事

9、起初陈景润并没有融入伙伴,但由于在一起经历了巧拆孔明锁、智走华容道、为抗日捐款、给同学补课等事件后,陈景润收获了友谊。

10、“哥德巴赫猜想”像一块磁石吸引了陈景润。他以惊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足足就装了几麻袋,终于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成功摘取了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为陈氏定理。

11、他沿着那条熟悉的道路下意识地往家走,由于只顾专心致志地看着书,脚底下慢慢偏离了方向,不知不觉朝着路边的小树走去。三米,两米,一米,眼看离小树越来越近,他却浑然不知。

12、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13、陈元俊虽然读书不多,但他敬重读书人,他经常对自己的孩子们说:“人活在世上,不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苦读圣贤书。”正因如此,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上学读书,陈元俊夫妻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基本上都是省吃俭用,节省下每个铜板,努力为孩子筹集学费。

14、当时,孩子们最爱玩的儿童游戏就是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的时候,方式有点特别,他往往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待别人来“捉”他。

15、他就是这样一个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人,天才,勤奋,加上认真的精神,才做出这种伟大的成绩。

16、陈景润不爱逛公园,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就应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

17、少年陈景润的成长故事:

18、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这些外语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19、少年时的陈景润,不是丑小鸭,也不是城里大户人家那种养尊处优的公子,而是深深植根于文化气息很浓的福州市郊土地上的一颗质朴无华的小树。父亲的影响,使陈景润从书中找到无法穷尽的迷人天地,找到了他萌自内心的爱好,找到了他坚持追逐的梦想。

20、陈景润工作以后,每个月都给家里寄钱。有一次寄钱坐公共汽车到了邮局寄完了钱,邮局的同志有些马虎,多收了他几分钱,他回来以后发现不对,又坐公共汽车回去找人家,事情解决了。来回做公共汽车的钱,要超过去找回来的钱好几倍。

21、陈景润毕生后选择研究数学这条异常艰辛的人生道路,与沈元教授有关。在他那里,陈景润第一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从那里,陈景润第一刻起,他就立志去摘取那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22、他的性格内向,是天然的秉赋,而较为优越的家境和良好的教育,则为他内向的性格提供了最好的庇护。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他们都喜欢这个不大吭声的弟弟。

23、父亲陈元俊有一个饲养乌龟的特殊嗜好,他把一只长达一米的乌龟,养在自己的房间里。而这只乌龟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一段美好的童年。陈元俊喜欢乌龟的沉默和非凡的耐性,孩子们则不乏创造力和想象力,父亲不在的时候,乌龟便成了他们难得的活玩具。陈景润也喜欢和家里的哥哥姐姐站在乌龟背上,可怜的乌龟本来就使劲全力才爬出一点距离,背上驮了一大群淘气鬼,更是寸步难行。

24、只听“哎哟”一声,他撞到了树上。幸亏走得很慢,否则,他的额头上非撞出一个大包不可。陈景润推推眼镜,点着头连连说了好几声“对不起”。见对方没有动静,以为人家被撞疼了,生了气,连忙抬头仔细一看,原来是棵树。“哎,怎么会走到这里来,”他自言自语地说道。

25、陈景润小时候学习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他们在学习上比不过他,就处处欺负他。

26、上学后,由于瘦小体弱,常受人欺负。这种特殊的生活境况,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极为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加上对数学的痴恋,更使他养成了独来独往、独自闭门思考的习惯,因此竟被别人认为是一个“怪人”。

27、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

28、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

29、陈景润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看数学书籍。一天中午放学后,学生们都拥挤着走出教室,回家吃饭。陈景润不紧不慢,走在最后。他从书包里拿出来一本刚从老师那儿借来的数学书,边走边看。

30、他的父亲职位最小,只担任一个三等邮政局的局长。他的一家可称邮政之家。海关、邮政在当时是颇为吃香的。因此,陈景润的父亲住在福州南台,庭院式的楼房,清净、简洁,且焕发着浓郁的书卷气。

陈景润学生时代的故事

31、抗日战争时期,陈景润在福建三明市三元区度过少年时期。在三元,陈景润认识了小玉、胖虎、喜子和约瑟夫等人。

32、当时的三明,四面是深山老林,野兽出没无常。破破烂烂的县城,一片颓败的木屋掩映在昏黄的夕阳里。他家的住宅附近缺水,小个子的陈景润常和兄弟们一起到远处的地方挑水。他力气小,舀水的活儿归他,他很尽心尽力,干得一丝不苟。一边舀水,一边把英语译成福州俚话甚至顺口溜,引得兄弟们一片嘻嘻哈哈的笑声。人们赞叹陈景润很不寻常的英语功底,但怎能知道,他那得趣天然而又不乏机智的学习方法,竟源于三明的莽林野坳之中呢!

33、尚未识字的陈景润,从小就痴迷书本。他对家里的一切书籍都非常感兴趣,父亲的藏书、哥哥的课本,只要是书,一旦被他找到,他都会爱不释手的看起来,一副有模有样的样子,好像看懂了里面的内容。

34、故事是:陈景润在中学读书时就知道了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均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数学猜想。哥德巴赫费尽了脑筋,直到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成为了世界数学界的“一座高峰”。

35、年,陈景润进入三一小学开始学习。环境幽雅的三一小学,已经成了梦中的记忆。他在三明一所简陋的学校里继续读书。国难当头,他已经从人们满脸的惊惶和满目疮痍中体味到世事的艰辛了。

36、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37、此后,他再也没哭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县立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