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关于诚信的句子包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诗经·郑风·扬之水》)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论语·学而》)
“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论语·述而》)
“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戴圣编《礼记·儒行》)
“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荀子《荀子·强国》)
“或问信,曰:‘不食其言。’” (扬雄《法言·重黎》)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班固《白虎通义·性情·论五性六情》)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颐《周子全书·通书·诚下》)
“信者,无伪而已。”(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夫信者,人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
“诚则是人,伪则是禽兽。”(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七》)
“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这些句子体现了《诗经》和儒家经典中对诚信的高度重视,认为诚信是个人品德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与国家治理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