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农业生产方面的俗语包括: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句话强调了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没有施肥的田地难以获得丰收。
地没赖地,戏没赖戏;地在人种,戏在人唱。这句话比喻事物的好坏取决于人的努力,同样,土地的产量也取决于农民的耕作技术。
扫帚响,粪堆长。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积肥的过程,扫帚响表示正在收集粪便,粪堆长则表示积肥的效果显著。
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这句话说明了深耕的好处,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产量。
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这句话描述了耕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以确保土壤处理得当,有利于种子发芽和生长。
枣树当年能换钱。这句话表明枣树生长迅速,当年就能结果并带来经济收益。
谷子上场,核桃满瓤,谷子上囤,核桃挨棍。这句话通过对比谷子和核桃的收获情况,强调了种植谷子和核桃的经济价值。
锄头有粪,越锄越嫩。这句话说明了施肥和除草相结合的重要性,锄地时施肥可以使作物更加茁壮。
锄头有水,杈头有火。这句话比喻农业生产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锄地时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作物生长,就像火一样促进作物的成熟。
麦锄三遍没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这句话描述了不同作物在锄地时的不同要求,麦子需要锄三遍才能没有沟,而豆子则需要锄三遍才能长得圆润。
春分麦动根,一刻值千金。这句话强调了春分时节对小麦生长的重要性,此时小麦开始生根,是生长的关键期。
这些俗语都是太原地区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