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的第一首诗是 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其一》,全文如下: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这首诗以春天的兰草和秋天的桂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描绘了春天兰草茂盛、秋天桂花皎洁的景象,而“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则表现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勃勃生机。后两句“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则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君子洁身自好、进德修业的赞美,以及草木自有本心、不求赏识的哲理。
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这首诗之所以被选为《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不仅因为他在政治上的德高位重,更因为这首诗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