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身份,存在一些争议。以下是相关信息的整理:
钱三强
钱三强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在中国原子弹和原子能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认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
钱三强在1937—1947年在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从事研究,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和核四分裂,为中国的核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邓稼先
邓稼先也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在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1958年被钱三强调往二机部,负责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并隐姓埋名28年。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钱三强和 邓稼先都被认为是中国原子弹研发的重要人物,他们共同为中国原子弹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钱三强更多地被认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因为他在早期核科学研究方面的基础工作,以及他在原子弹和原子能研究中的领导和贡献。
邓稼先则因为在原子弹研发过程中的具体工作,特别是隐姓埋名28年,被赞誉为“两弹元勋”。
因此,从官方和学术界的普遍认识来看, 钱三强被更多地认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而 邓稼先则是“两弹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