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概念两种比较?

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概念比较

定义与特点

席勒式

人物性格单一,主题概念先行,具有教育意义。

艺术价值可能不高,倾向于图解观念和唯心主义创作倾向。

莎士比亚化

人物性格丰满,逻辑性与戏剧性并存,性格复杂多样,充满发展变化。

具有普遍性与独特性,要求从现实生活出发,真实再现现实。

描述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正确处理人物与环境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

他们提倡“莎士比亚化”反对“席勒式”,希望文学能揭露社会动力和历史阶级冲突,而不是仅仅表达主观化的演说。

“莎士比亚化”要求文艺作品从客观现实出发,塑造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而“席勒式”可能被看作是时代精神的简单传达,忽略了现实主义的重要性。

应用实例

在文学创作中,如果作者只是简单地将人物塑造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这被认为是“席勒式”。

相反,如果人物是按照小说的内部逻辑,通过一系列事件自己“走”到预定结局,这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化”。

结论

“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方法和理念。前者强调从现实生活中塑造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注重人物和环境关系的真实描写,而后者则可能更侧重于表现抽象观念和主题,有时可能导致人物性格单一化。

---

上一篇上一篇:描写秋天的七字词?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