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中的好段如下: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得安闲之岁月。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不论贵贱智愚老小,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
大凡人之自夸智识,多由经历太少。
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作。
不深思则不能够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古来好汉,吾家祖父教人,以“柔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定有倔强之气。
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行。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举止端重,则德进矣。
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不怨不允,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31. 世事多因忙里错。
32.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33. 至于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