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中国确实拥有军舰。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军舰信息:
宁海级轻巡洋舰:
宁海级轻巡洋舰是中华民国海军在抗日战争前向日本订购的军舰,长106.7米,宽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526吨,部分位置有1英寸的装甲。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本级舰作为中国海军最先进军舰投入长江的江阴保卫战,但不幸在1937年9月23日和24日分别被日机炸沉。日军之后将两舰打捞上水面,经修理后“宁海”号改名“五百岛”号而平海号改名“八十岛”号,加入了日本海军,最后“五百岛”号于1944年9月19日被美国潜艇击沉在八丈岛附近海域而“八十岛”号于1944年11月25日被美国航母舰载机击沉于菲律宾吕宋岛附近海域。
海容号巡洋舰:
海容号巡洋舰是1896年5月由清朝的总理衙门下令向德国造船厂订造的,排水量为2950吨,马力7500匹,航速为19.5节。装备有150毫米口径克鲁伯式主炮三门,105毫米口径克式炮八门,60毫米口径克式炮两门,3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炮四门,8毫米口径马克沁机关枪五挺和鱼雷发射管一具。
其他军舰:
在1927年,中央海军建军时,共有舰艇50艘,总排水量34261吨。其中包括巡洋舰“海筹”、“海容”号,炮舰“永健”、“永绩”、“联鲸”号,运输舰“普安”、“华安”、“定安”号,炮艇“海鸿”、“海鹄”、“海凫”、“海鸥”号等。
综上所述,二战期间中国确实拥有军舰,并且这些军舰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