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孟浩然传》的译文如下:
孟浩然,字浩然,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他年少时崇尚气节和义气,喜欢帮助患难之人,并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他游历到京城长安,在太学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无人敢与他相比。张九龄和王维非常欣赏他。
王维私下邀请孟浩然进入内署,商讨诗歌写作。不久,唐玄宗来临,孟浩然惊慌失措,躲到床下。王维不敢隐瞒,便禀报玄宗。玄宗高兴地说:“我一向听说过这个人,但从未见过,他为什么会害怕到藏起来呢?”于是命令孟浩然出来。
玄宗询问孟浩然的诗作,孟浩然施礼后,朗诵自己的诗作。当读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一句时,玄宗感慨地说:“你自己不求做官,我又何尝抛弃过你,你为何要诬陷我呢?”于是命令人将孟浩然放还南山。
后来,采访使韩朝宗邀请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恰巧孟浩然家里有老朋友来访,他喝酒非常高兴,有人提醒他与韩先生有约定,但孟浩然却斥责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最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前来告别,孟浩然依然不反悔。
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时,征聘孟浩然到幕府中,但幕府撤销后,孟浩然便去世了。开元末年,孟浩然因背上长疮而死。后来,樊泽担任节度使时,孟浩然的墓碑损坏,符载写信给樊泽说:“故隐士孟浩然,文才杰出,去世多年,后人衰落,湮没于田野之中,大家都怀念他,行路的人到此都大发感慨。上一任节度使打算为他改建一座大墓,全州的搢绅都听到消息而兴奋。然而,由于对外迫于战事,对内为宾客操劳,一直未能完成。如果有人能乘此机会完成此事,那将不负孟公一生的夙愿。”于是,樊泽在凤林山南为孟浩然重新刻碑,隆重祭奠了他的坟墓。
以上译文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更权威的古籍或咨询专业汉语言学者,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