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课程设定表通常包含以下要素:
培养目标:
明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及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
课程分类:
课程通常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等。
课程名称与学时:
列出每门课程的名称、预计学时数以及每周的课时安排。
课程内容:
简述每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学分与学期安排:
给出每门课程的学分,以及课程在一年中分布的学期和周课时数。
实践教学:
如果包含实习或顶岗实习,需详细说明其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课程要求:
说明每门课程的学习目标、考核方式以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标准。
```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安排 | 主要教学内容 |
| --- | --- | --- | --- | --- | --- |
| 公共基础课 | 语文 | 200 | 14 | 秋季、春季 | 修辞手法、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作文指导 |
| | 数学 | 250 | 16 | 秋季、春季 | 初等数论、代数与函数、几何与图形、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 |
| | 英语 | 300 | 20 | 秋季、春季 | 词汇与语法、听说读写、阅读技巧、口语表达 |
| | 物理 | 200 | 14 | 秋季、春季 | 物质结构与性质、电磁学、力学、光学、热学 |
| | 化学 | 200 | 14 | 秋季、春季 | 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学计算 |
| | 生物 | 250 | 16 | 秋季、春季 | 生命基本单位、遗传与进化、生理与健康、实验技能 |
| | 历史 | 150 | 10 | 秋季、春季 |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文化遗产保护 |
| | 地理 | 150 | 10 | 秋季、春季 |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与地理信息、地理实践 |
| | 政治 | 100 | 7 | 秋季、春季 | 理论基础、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公民权利和义务 |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00 | 14 | 秋季、春季 | 电脑基础操作、办公软件、网页设计与制作、程序设计 |
| | 体育与健康教育 | 100 | 7 | 秋季、春季 | 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生活方式、运动训练 |
| | 职业道德与生涯规划 | 100 | 7 | 秋季、春季 | 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素质培养、职业生涯规划 |
```
请根据具体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