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 身材修长、美丽,或花木等形体挺拔。其中,“亭亭”表示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则形容像玉一样洁白、高贵地立着,整体传达出一种优美脱俗的美感。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女子的体型,身体修长,或者用来形容植物的外形挺拔。例如,在元代无名氏的《醉高歌带喜春来.咏玉簪花》中,就有“禁苑中试看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琱轩外”的描述,意思是幽静宅院里试问有什么花开放的时候能够像它一样幽静、洁白,高高耸立在那里。
此外,“亭亭玉立”不仅描绘了女性的外在形象,也传达了一种内在的气质与魅力,体现了古人对女性的欣赏和崇敬。这个成语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花间独立的优雅姿态,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高雅。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写美丽的女性形象,成为了经典的赞美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