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架诗,即《基督死》,是康熙皇帝为了纪念 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也被称为《康熙十字歌》或《十架颂》。诗中表达了康熙皇帝对耶稣受难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以及对十字架之血的赞美,认为它是“百丈恩流”。
康熙皇帝在写这首诗时,可能受到了西方传教士的影响,特别是南怀仁神父谢世后,在京的西教士如张诚和白晋等人供职期间。康熙皇帝曾患疾,太医束手,张诚献上西药后,皇帝病情好转,于是赐地建教堂,并亲题“万有真原”匾额。此外,康熙皇帝还题写了一副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聿照拯济大权衡。”并将这首诗《十架森森万象眼轮中》挂在中堂。
这首诗在民国二十年出版的《圣清音集》中可以找到。通过这首诗,康熙皇帝不仅表达了对耶稣基督的敬意,也显示了他对基督教信仰的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