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内容涵盖了防灾减灾的基础理论、工程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技能。以下是部分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
核心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
工程力学
土力学
岩体力学
灾害与防灾减灾
灾害大数据分析
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
灾害监测预警技术
工程方法课程:
3S技术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
物联网技术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专业技术课程:
强震动观测技术
工程地震学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地质灾害理论与防控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
实践教学课程:
校内实践平台,如场地与结构地震观测台阵(SMASS),地下结构与工程地质实验场。
教学内容
学习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风暴、火灾)的起因、传播机理和应对策略。
学习防灾减灾的工程方法,如预警系统、避难所、隔离墙等的设计、建设和维护。
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
企事业单位
防雷安全
防灾减灾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掌握地震灾害、地质灾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灾害风险调查、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防治规划以及应急处置等工作。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防震减灾事业中提供人才,进行灾前预防和灾后减灾,减少灾害损失。学生毕业后具备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服务于公共安全和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