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改革涉及的专业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增专业
增设了40个新专业,包括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
重点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数字产业发展,新增专业占比超过50%。
增设了如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工程技术、数字时尚设计等专业。
专业调整
对专业类进行了小幅更名、新增、合并、撤销和归属调整。
比如,中职专业保留171个,调整了225个,调整幅度达61.1%。
撤销了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农村医学专业等。
专业撤销
撤销了68个专业,如大数据与会计、现代文秘、电子商务等。
专业大类和专业类调整
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不同层次的专业。
19个专业大类数量不变,原99个专业类调整为97个。
国控专业调整
撤销了部分国控专业,如防火管理、森林消防等,并在安全类中设置了应急救援技术、消防救援技术等非国控专业。
民生紧缺专业
新增了智慧健康养老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民生紧缺专业。
对接现代产业体系
新版《目录》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职业教育层次对接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一体化设计。
这些调整旨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以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