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孩子孝顺的诗词
1、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关于老人的诗句
2、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3、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5、孩子非常孝顺,每次回到家她都给我端茶倒水,非常感谢她
6、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7、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8、《游子吟》孟郊
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2、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3、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14、晚岁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15、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16、《游子吟》——唐代孟郊
17、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18、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19、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
20、《颂古四十四首其一》
2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22、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23、《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
24、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5、有关孩子孩子孝顺的诗词:
26、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27、《将母》——宋代王安石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29、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30、《游子吟》
赞美孩子孝顺的诗词
3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32、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3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4、唯是我侬偏孝顺,十年不作问安书
35、女为人母,才知酱醋味千般。
3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
37、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38、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9、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0、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史译文:十五岁的未冠少年,侍奉在慈母身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4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42、诸子生涯各有成,从来孝顺两边生
4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4、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45、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46、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47、《思母》——宋代与恭
48、发短愁催白,衰颜借酒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49、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50、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51、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5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53、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54、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55、《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
56、割股疗亲割股之心割骨疗亲鸡骨支床老莱娱亲母慈子孝逆臣贼子逆子贼臣
57、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58、《闻父讣二首其一》
59、译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芦花打得满天飘飞,自己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者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自己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
60、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赞美孩子孝顺的诗词
6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唐·孟郊意思: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62、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63、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64、老夫聊发少年狂,----辛弃疾
65、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诉你,选择孝敬,不要让迷雾遮住双眼,让污垢蒙蔽心灵,为老人,为自己,捧一颗清纯孝敬之心。
66、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6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68、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69、纷纷俗物久堪憎,爱子萧萧眉宇清。莫叹青衫掩事业,白头卿相死无名。
70、子为人父,方解油盐非易事。
71、作者:唐朝孟郊
72、译文:把母亲带到扬州后,就安家于临时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吧。
73、《劝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