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花饽饽面和水的比例?
胶东花饽饽面和水比例是 2:1。即 2 份面粉加 1 份水。揉面的时候先把面和成一个大面团,然后盖上湿布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进行发酵,发酵好的面团再分割成小面团进行揉面,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状,用刀切成一个个大小一致的小面团,这样就可以开始擀面皮、包饽饽了。
胶东花饽饽典故?
胶东花饽饽的由来是源于古时候的祭祀活动。 具体如下: 大饽饽,汉族面食,古代时多用于祭祀,现在的胶东地区春节仍用于祭祖摆供,多产于山东的胶东半岛,流行地域为烟台、威海、日照等地,又称大枣饽饽。 大枣饽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麦子种植,历史来源悠久,从有麦子开始,就开始有了祭祀。公元前6世纪,当开天辟地的时期,轩辕开辟了农业,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了麦子,但是没有在全国普及起来。 在战争时期,农民为了纪念轩辕,就开始有了饽饽,以做出来又香又大的花饽饽来表达自己对轩辕的感激与崇敬。饽饽的来源,是从祭祀开始的,主要是祭天、祭地、黑白喜事的祭奠,祭品以枣饽饽为主。在明朝时饽饽已经在全国普及开来,家家户户都会做,都能做。 胶东人的传统习俗里,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蒸上一些花饽饽,在蒸好的饽饽上装饰龙凤呈祥、石榴花开、莲花宝座等花型,所有吉祥福愿都凝聚其中。除了自家人吃,他们还会将花饽饽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寓意着日子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在胶东,过年最有年味的莫过于吃那白白胖胖的大饽饽。从大年三十晚上起,各家都要祭祀灶神、财神、天地神、家堂(亦称菩萨)和老祖宗(亦称老爹老母)等,这祭祀的供品中,少不了大饽饽。 胶东人家过年做大枣饽饽,为的讨吉利。饽饽是发面做的,寓意“大发”。“枣”与“早”谐音,故大枣饽饽蕴含“早发”、“大发”之意。不管是期盼事业蒸蒸日上,还是渴求生意发达,总之,这“发”字着实包含了胶东人家祁求过上好日子的美好心愿。
花饽饽的传说?
胶东花饽饽习俗历史悠久,至今仍流传于烟台市区、莱州、蓬莱、龙口、招远、栖霞、牟平及周边地区。 “胶东花饽饽”的起源,是在有了小麦生产之后逐渐产生的一种民俗。据考古发现,我国的小麦种植源于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距今约7000年,而胶东地区的小麦种植历史,很多专家确信也在6000年以上。胶东花饽饽的习俗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古人崇敬神仙,而胶东一代则对海神有着格外的敬畏。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小麦的亩产仅有200斤左右,而优质的小麦粉就成了“奢侈品”,胶东沿海的居民们用“稀罕”的小麦粉做成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祀海神首开胶东花饽饽的先河。其后,胶东民间也模仿祭祀海神用的花饽饽来奉祀祖先、纪念节庆,花饽饽逐渐被应用在不同的场合,逐渐演变成一种地方民俗。 花饽饽的制作多在节日、订亲、喜庆时制作,如过年用的“枣饽饽”、正月十五的“圣虫”、七月七的“巧果”;订亲的“鸳鸯”、小孩过“百岁”的穗子;老年人过生日的“寿桃”;盖房庆粮的“梁龙、狮子”等。花饽饽的造型千变万化,如戏剧人物、神话传说、鱼虫花卉等皆可选材,配以色彩,富有艺术感,同时也都根据需要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增加喜庆气氛。 胶东花饽饽是反映胶东地区地域特色、节日和生活习俗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淳朴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反映了人们的文化习俗与精神寄托
胶东花饽饽和面配方?
原料:(8个饽饽的量,成品直径12.5厘米) 面粉1200克、酵母10克、猪油60克、白糖80克、蛋清4个。 做法: 1、盆中放入酵母,用350毫升30度的温水稀释,静置3分钟,加入融化的猪油,白糖和蛋清,用筷子搅匀; 2、先加入一部分面粉,大约400克,用筷子搅成稀糊状,盖上保鲜膜放温暖处饧发。待面酵表面出现好多小气泡时,再加入剩下的800克面粉,用筷子搅拌成絮状面块; 3、将面块揉成光滑的湿面团,用保鲜膜封好,放温暖处再次饧发; 4、待面团饧发至两倍大小时,取出排气揉匀。将面团分割成200克一个的八份面剂,然后分别沾上干面粉,把小面剂揉成一个个光滑的圆面团; 5、取一个圆面团,整形成半圆形,用两个拇指对顶,挑出面鼻儿,插入切好的红枣(大饽饽可以用整颗红枣),大饽饽九个枣,小饽饽五个枣。整好型的枣饽饽盖上布,放在温暖处再次饧发; 6、等面胚饧发得饱满轻盈,放入锅中,开大火,等蒸锅上气后25分钟,关火,虚蒸5分钟开锅即可。
原材料:面粉、酵母粉 制作方法: 1、先把面粉倒入盆中(根据想吃多少自己斟酌着放),接着再把适量的清水和酵母粉也都倒进去,揉成面团之后让它发酵到原来的2倍大小。 2、然后把发好的面团都排气,再揉匀分成等份的小面剂。
面粉500 克南瓜 240 克糖100 克酵母2 克 步骤 1 糖加入水中溶化、放入酵母。冬天温水和面。夏天凉水和面。和好的面团取150g揉光。揉成玉米形状。 步骤 2 用面板压出玉米的纹路 步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