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主奏乐器是什么?
江南丝竹乐,泛指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上海一带的乐曲为主。丝竹音乐将丝弦与竹管乐器相结合来演奏,有时加上一点轻打乐器,起点缀作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江南丝竹的合奏乐器,常用的有:丝弦的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竹管的笛、箫、笙和小件打击乐器鼓、板等。其中以二胡、笛、箫为主。江南丝竹是民间风俗音乐,多与民间的婚丧喜庆及庙会活动联系在一起。其音乐风格清新活泼,细致秀雅;曲调优美流畅,柔和婉转。江南丝竹的传统曲目中著名的有所谓“八大曲”,就是《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这八首。
江南丝竹中被称为五世同堂的是?
《中花六板》为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旋律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是江南丝竹的代表曲目。 创作背景 中花六板:民间艺人以《老六板》为母曲发展出《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并将其组合成套,称《五代同堂》。“五代同堂”这一名称是取其吉利之意,子孙五代同堂,福高寿长。另外也示意五曲同出一宗。 《中花六板》是《老六板》的放慢加花,即将节拍逐层成倍扩充,而速度逐层放慢,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
被称为五世同堂的人是严识玄、严古禅、严仲荪、严澄庆、严曾樯五兄弟 这五兄弟在明清两代以笛、箫、琴、瑟、阮五种乐器同时演奏而闻名 这种演奏方式被称为“五音合奏”,极富韵律美感和声乐效果 这种乐队表演形式为后来的江南丝竹奠定了良好基础,并对中国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丝竹名家吴派。 因为吴派家族世代从事丝竹制作和演奏,五世同堂指的是吴派家族的五代人在江南丝竹领域中的共同拼搏和创造。 据说吴派家族从明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声名,他们擅长制作和演奏丝竹乐器,代表作品有《十面埋伏》等,至今仍在丝竹乐坛上得到广泛的传颂。
五世同堂是指江南丝竹中被称为同辈排名第五的世家——沈氏,拥有五位代表艺术家 沈氏家族世代从事“江南丝竹”艺术,积淀深厚,拥有许多珍贵传承之作,如《宜兴乐府》、《康定情歌》、《鲍老头乐章》等 沈家出了一些著名的丝竹音乐家,比如沈吉(968)、沈钟(04、沈宝珍(年-年)、沈柔嘉(-06)等人 沈氏代代传承和弘扬江南丝竹,目前已有五世同堂,代表着江南丝竹的传承,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被称为“五世同堂”的是:《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老六板》,五曲同出一宗,多在喜庆之日成套演奏。
江南丝竹是怎样的一种音乐?
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这一带的器乐曲以丝弦和竹管乐器为主,所以称为丝竹乐,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已流行于民间。 江南丝竹的音乐结构主要有板式变化和曲牌联缀两种类型,以板式变化手法最有特点。它往往以1个曲牌为母曲,以放慢加花或加速减字的手法发展为几首独立乐曲。
江南丝竹的特点是什么?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就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很有特点。乐曲多来自于中国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古典曲牌。 江南丝竹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这种技法和风格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丝竹乐来自民间,植根民间,简便易行,适宜推广,有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江南丝竹曲目丰富,传统乐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
江南丝竹的乐器有哪些?
江南丝竹主要乐器有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 它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乐曲多来自于中国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古典曲牌。其曲目丰富,传统乐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 江南丝竹乐器的音乐风格清新活泼,细致秀雅;曲调优美流畅,柔和婉转。同时江南丝竹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这种技法和风格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它植根民间,简便易行,适宜推广,有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 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在吴中(苏州地区)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可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它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