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精选登鹳雀楼白居易【55句】

登鹳雀楼白居易

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庐山渔隐》:“今朝岛上分钩处,楚老陶然抱竿翁。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玉体浑相似,飘荡娟娟不肯休。”

3、《登鹳雀楼》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共计92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俯瞰江山,感慨历史沧桑和天地之大。

4、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5、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6、答: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7、名不见经传的滕王阁,因为王勃的钟爱写了《滕王阁序》而崭露头角。刚刚修成的岳阳楼,则因为宋代大文豪范仲淹的垂青写下了《岳阳楼记》,而受人瞩目。饱经战火的黄鹤楼就更加幸运啦,大诗人崔颢、李白、王维、刘禹锡、白居易都特别喜欢它,这也让它收获了最大的名气。

8、这首诗能告诉我们的信息很多:这首诗是哪个朝代的谁写的,鹳雀楼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历史,作者写这首诗的候是个什么状态,作者想表达什么……

9、《连宋县题庐山玉泉寺》:“向来风物千人赏,长作寒潭一客闲。紫岩分顶寺前路,白石流泉醉后山。梵钟遥听暮云外,腊木更敲寒霜间。此地净名禅寺业,一生贪乐事都闲。”

10、“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出自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

11、一、谁登的鹳雀楼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登鹳雀楼》不是白居易的哦,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也有人说是朱斌写的,但是主流观点是王之涣)以下是原诗:

14、这首耳熟能详的五言绝句,写景抒情,大气磅礴,意境深远。“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写了气吞山河的自然景色,开笔气势非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借景抒情,言简意赅,引出更上一层楼的豪情壮志,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寓情于景,哲思无限,催人奋进!成为一首千古绝唱。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15、庐山谣(其一):“庐山谣落笔何劳问,草木知春不久归。路旁溪石生年古,苔上梅花发小晖。”

16、白居易在庐山写下了著名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7、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晋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因为经常有鹳雀栖息其上而得名。鹳雀楼始建于北周,约在公元557--571年间,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建造,最初是军事戍楼,历唐经宋约七百余年,于元朝初年毁于战火,1997年重修,2002年对游人开放。

18、白话译文:

19、诗人是登鹳雀楼这个动作的主题,题目省略了主语,此诗的作者是王之涣。王之涣(688—742)字季凌,蓟门人,一说为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之涣出生两年后,公元690年,武则天登上皇帝宝座,公元755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因此王之涣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大唐盛世的时期,国家安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这无形之中,为王之涣热情洋溢、意境开阔、磅礴大气的诗歌风格形成奠定了基础。

20、壮观层云变,奇韵梦泉流。

21、《庐山仙女楼寄薛四侍御》:“看山偏受翰墨侵,几处衣裳为谢亲?香炉粉黛风前过,银烛朱衾梦里新。莫笑杜康难尽醉,且看月上梧桐深。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苹。”

22、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2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隔水见南山,悠然满襟想。客居岂不怀?赢得诗情在。”

24、而在中国的北方,还有一座雄伟壮阔的鹳雀楼,他面临黄河,景色奇绝。但自从建成以来,就很少有人光顾,孤单落寞中,他渐渐失去了光环,变得破败不堪。直到唐代,他终于迎来了转变命运的关键人物——王之涣。想当年,王之涣登楼之后,十分开心,立刻赋诗一首。鹳雀楼也一下跻身到了中国名楼的行列。这首诗就是大名鼎鼎的《登鹳雀楼》。

25、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曾多次在庐山游历,并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以下是白居易在庐山写的一些诗词:

26、《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庐山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

27、王之涣的存世诗歌有六首,分别是《登鹳雀楼》、《凉州词》、《宴词》、《送别》、《九日送别》、《横吹曲辞·出塞》。《登鹳雀楼》著于公元723年,此时王之涣35岁。王之涣很早就走上了仕途,曾任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开始走上访友漫游的道路。《登鹳雀楼》就写于访友路上,据考证当时王之涣三十五岁。

28、《庐山谣》:“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29、《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诗)创作的一首诗,作者不是白居易。

30、什么叫做“名楼”呢?当然是名人光顾过的楼,才算是名楼。

登鹳雀楼白居易

31、在古诗文中,无数大诗人歌颂过许多著名的建筑。

32、《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33、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由庐山的不同想到人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34、大林寺桃花

35、《望庐山瀑布》

36、这首诗句用绝妙的语言,表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天地万物的壮美和人生的意义。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的愿望。这首诗句从句式、结构和意义上都富有变化和深度,堪称唐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

37、二、鹳雀楼在哪

38、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

39、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4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1、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42、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

4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只有短短20字,且信息量很大。

44、人生得意事,留此伊人俦。

4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既交待了时间,又描写了景色。黄昏时分,太阳快要下山了,天边的黄河向东滚滚流入大海。

46、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曾写过不少描写庐山的诗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47、登鹳雀楼描写了什么

48、登鹳雀楼

49、白居易有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这样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描绘了大自然中季节更替的景象,也表达了白居易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在这首诗中,白居易表现出了他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离别的苦痛之情。

50、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5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2、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53、鹳雀楼在唐代属于网红名楼,唐代时的畅当、耿湋、李益、吴融、司马扎、马戴、张乔等文人都写过和鹳雀楼有关的诗作。新修的鹳雀楼高73.9米,座南朝北,采用四檐三层的仿唐式建筑,通身以唐代油漆彩画装饰。

5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句是写哲理,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远)的美景,则需要再登高一层楼,也就是要到更高的地方。虽然语句简单,但哲理深厚。此处,还暗含王之涣积极向上的情怀,他因被人诬谤,愤官而辞官。在王之涣看来,冀州衡水县的小小主薄的职位实在太低,严重束缚自己的视野,所以要走出去,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因此,此处也可作是王之涣的鸣志!

55、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上一篇上一篇:描写北京故宫的诗句优选73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