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以史为镜等词语
1、以史为鉴我认为,应该是通过历史,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些人是如何处理的,拿到当今社会上,引以为戒。
2、以古为鉴
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4、[释义]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借。同“以古为鉴”。
5、yǐshǐwéijìng
6、以史为镜,意思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看成败、明得失、知兴替。
7、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天生我才必有用。
8、以史为镜
9、资料延伸以古为鉴
10、拼音:yǐtóngwéijìng
11、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的意思是要以在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为镜子,对照检查一下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否正确。
12、试理解回答:“以史为镜”和“以史为鉴”的意思是一样的。“镜”是镜子。“鉴”在古代也是指镜子。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用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来对照现实,从中发现优劣长短,以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也就是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唐代魏征说: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
13、以史为鉴的意思是:以古代的人、事作为当今人、事的借镜。
14、标题:青春中国,有我陪你
15、以史为鉴我认为,应该是通过历史,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些人是如何处理的,拿到当今社会上,引以为戒,有些地方是值得他们学习的有些地方是值得咱们,去借鉴了。
16、意思是以古代的人、事作为当今人、事的借镜。
17、以古为镜
18、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19、答:以史为镜。
20、点评:此题要求甚高。
21、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同“以古为鉴”。
22、其实,现在发生的事情在古代可能发生了数次,现在的我们对照一下历史上发生事情,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得到做好事情的经验。
23、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次,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一不受到采纳
24、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25、白话翻译: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26、[出处]《旧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7、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28、就是用历史故事和规律来做自己方向的导师。
29、解答:谜面以历史为镜对照未来的成语,谜底是:以古为鉴、谈古论今。
30、以史明志。意思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以史为鉴,以史为镜等词语
31、正面积极地告诫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国家,小到自我修养,都应该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
32、他想通过对秦朝兴亡的分析,借古喻今,使当朝统治者以史为鉴。
33、以史为鉴
34、[出处]《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35、由于刚愎自用、偏听偏信而误大事者,历史不乏其例,我们可以以古为鉴,吸取一些有益的教训。
36、答案: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类似的句子可以这样写,“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协力同心开启新天地。”
37、《旧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38、以史为鉴,以史为镜。
39、以古为镜以史为镜以史为鉴
40、解析:此题的要求实际是“据意仿写”,即“依据题意进行仿写”,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所拟题目,其意思要与原题相符。2、原题由两个句子构成,因此所拟题目也应两句。3、原题两句是逻辑上的层进关系因此所拟题目也应是层进关系。4、原题是流水对子,因此所拟题目也应是流水对子。
41、基本释义
42、答:以史为鉴的近义词有:以古为镜、以史为镜、以铜为镜、前车之覆、以人为鉴、鉴往知来等等。以史为鉴的意思是以古代的人、事作为当今人、事的借镜。
43、轶事典故
44、[释义]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45、以人为镜出自《资治通鉴》,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其大臣魏征的评价。原文是“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谏诤之臣,多次在文武百官面前,针对李世民的政策,魏征认为不对的,就提出反对意见。虽然弄的唐太宗李世民当时面子不好看,但是,李世民是明君,事后明白过来后,非但不怨恨魏征。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46、明志的意思是表明心志。明志的典故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史明志,始知前行初心。
47、跟“以史为鉴”相似的成语有以铜为镜
48、详细解释:
49、相关例句
50、“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意思一样。
51、[yǐshǐwéijiàn]
52、出处《旧唐书·魏徵传》
53、以铜为镜
54、李世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