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情况:
霉变的粮食作物:
如玉米、小麦、大米等,在储存不当受潮发霉时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变质的坚果:
花生、杏仁、核桃等坚果变质后可能滋生黄曲霉素。
久泡的木耳:
木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易被霉菌污染,产生黄曲霉素。
劣质的食用油:
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不合格食用油可能使用了霉变的原料,含有黄曲霉素。
其他食品:
稻谷、大豆、干果类如核桃、杏仁、榛子,以及奶制品、肝脏等也可能被黄曲霉素污染。
黄曲霉素具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对肝脏具有特殊亲和性,长期接触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食道癌、肿瘤等。因此,一旦发现食物发霉,应及时丢弃,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