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构造柱的设置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位置
砌体墙构造柱应设置在建筑物中心线、墙体端部、转角处和大跨度处。
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应在墙体两端、较大洞口两侧、房屋纵横墙交界处设置构造柱。
数量
构造柱的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荷载情况和建筑高度等因素确定。
构造柱的间距通常不宜超过4到6米,高度不应超过墙体长度的1/3。
尺寸
砌体墙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50mm×250mm,柱高不应超过建筑物高度的三分之一。
材料
应选用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
加固
注意加固墙体和柱体之间的连接,以保证墙体和柱体的稳定性和一体化。
施工要点
砌体墙构造柱的基础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
构造柱与墙体之间应通过钢筋连接,并加固钢筋数量不应少于规定值。
构造柱与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其他要求
当墙体转角区域没有框架柱时,需要增加构造柱。
当墙体长度大于5米时,需要在墙体的中间区域增添构造柱。
当洞口两区域比较大时或是墙体端部没有约束时应当增加构造柱。
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应沿墙体全长贯通。
以上是根据砌体结构特点和抗震要求总结的设置规范,具体实施时还需参照当地建筑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相关规范可能会更新,因此在设计和施工时应以最新的规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