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2年,是楚汉战争期间的关键事件之一。以下是故事的详细经过:
被围垓下
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兵败,被刘邦的军队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此时,项羽的人马稀少,粮食将尽,形势极为危急。
突围失败
项羽试图带领残兵突围,但汉军和诸侯的军队重重包围,项羽虽多次打退敌军,但始终无法彻底突围。
乌江自刎
项羽逃至乌江边,乌江亭长劝他渡江逃生,以图东山再起。然而,项羽认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并表示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最终,项羽选择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尸体争夺
项羽自刎后,他的尸体被汉军将领争夺,最终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自得到项羽尸体的一部分,都被刘邦封侯。
历史记载
关于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主要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由太史公司马迁撰写,记载较为详细和权威。
项羽在乌江自刎,不仅是对自己一生功业的总结,也体现了他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