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管理范围是指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划定并经当地政府同意,对河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管理的特定区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有堤防的河道
管理范围通常包括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以及两岸堤防及护堤地。
护堤地的宽度根据河流的重要性和堤防的级别有所不同,例如长江干流大中型堤防的护堤地临水侧不得窄于五十米,背水侧不得窄于三十米。
无堤防的河道
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包括水域、沙洲、滩地和行洪区。
河道管理范围的主要作用是确保防汛安全,防止非法填堵水面积,并保护河道的自然状态和生态环境。
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由河道主管机关统一管理。在管理范围内,有一些活动如修建工程设施、采砂、爆破等需要事先获得河道主管机关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