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
对外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涉及科技、体育、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对所有国家开放,无论其发展水平、性质和类型,旨在学习和借鉴各国的长处。
多层次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
这种多层次的开放形式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重点、有层次地逐步推进和全面展开的。
宽领域
对外开放的范围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艺术、卫生等众多领域。
其中,对外经济开放是最主要的领域,包括了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以及对能源、交通、金融、保险、房地产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开放。
新特征
从过去以出口为主转变为既鼓励出口,也鼓励进口。
从大力度引进外资为重点转变为既鼓励外资到中国发展,也鼓励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
区域开放注重均衡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不仅关注沿海地区的开放,也注重向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推进,以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产业开放全面
对外开放不仅限于传统产业,还包括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特别是在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大开放力度。
关注营商环境
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准入等措施,破除制度约束,促进国内外市场的协同和优化。
综上所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全方位的,不仅在经济领域,还在科技、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是多层次的,通过不同形式的开放措施,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是宽领域的,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艺术、卫生等众多领域。同时,我国对外开放还注重区域均衡、产业全面和营商环境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