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审查工作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落实责任
落实主体责任:县委专题召开会议部署纪律审查工作,将纪律审查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夯实监督责任:县纪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纪律审查工作,重大案件由纪委书记亲自督办,重大重要案件由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靠前指挥。
落实协调责任:发挥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办案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互通信息。
搭建平台
信访举报平台:实行实名举报奖励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构建电话举报、信件举报、网络举报、来访举报“四位一体”的信访平台。
研判排查平台:印发主体监督责任研判方案和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村排查整治方案,进行全面研判和重点排查。
线索移送平台:每季度召开反腐败协调会议,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审计局等单位的联系,及时搜集移送案件线索。
实施改革
内设机构改革:整合优化县纪委监察局内设室,增设纪检监察室,设立信访接待室,选派业务精、素质硬、作风实的干部担任室主任。
“统派直管”改革:通过多方争取,实施“统派直管”改革。
全面督导
现场督办与业务指导:县纪委常委会安排审理室、纪检监察室及信访室干部深入乡镇,采取“现场督办与业务指导、发现问题与整改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纪律审查工作进行拉网式检查。
综合会诊
集体会诊:县纪委常委会对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体会诊,提出改进意见,提高业务能力,加大干部选用力度,整合办案协作区力量,推行办案协作区人才库制度。
个别约谈
重点约谈:针对问题线索较多、纪律审查较薄弱的乡镇,由主管纪律审查工作的副书记召集,分管常委和相关室主任参加,进行重点约谈,逐一通报存在的问题,压实责任。
规范程序
编印资料:及时编印《审理工作要点》、《纪委信访知识读本》等资料,加强对基层审查的指导,确保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
建章立制
制定规章制度:制定纪律检查规章制度,包括纪律检查基本条例、检查流程、奖惩制度等内容,对纪律检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建立检查机制:选择检查对象、指定检查人员、确定检查范围、制定检查计划,确保纪律检查的全面开展。
加强纪律教育
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宣传:通过宣传提高组织纪律及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意识。
监督管理:加强对员工的日常管理,确保员工不违反组织纪律,遵守职业道德,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
建立激励机制:对遵守组织纪律和职业道德、廉洁自律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励员工积极行动。
落实整改措施
发现问题整改: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制定整改方案和计划,及时查找问题,加强督促。
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向上级汇报,确保组织纪律的全面实施。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纪律审查工作体系,旨在提高纪律审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依法依规、科学有效地推进纪律审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