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828-2012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该标准基于国际标准ISO 2859-1:1999,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抽样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从而减少因全数检验带来的成本和时间消耗。
适用范围
GB2828-2012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制造领域,涵盖从原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整个生产过程。它规定了用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计数抽样检验系统,可用于以下检验:
最终产品
零部件和原材料
操作
在制品
库存品
维修操作
数据或记录
管理程序
关键术语定义
标准中给出了检验、初次检验、技术检验、单位产品、不合格、缺陷、不合格品、(样本)不合格品百分数等23条术语和定义。
不合格品分类
不合格品分为以下三类:
A类不合格品:具有一项或一项以上A类不合格,同时可能包括B类和C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B类不合格品:具有一项或一项以上B类不合格,同时可能包括C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C类不合格品:具有一项或一项以上C类不合格,不包括B类和C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抽样方案的检索
抽样方案的检索由生产方和使用方规定质量指标,接收质量限(AQL);由给定的检验水平和批量查表(GB/T 2828表1样本量字码),找到样本字码。根据查到的样本量字码和接收限(AQL),按照指定的抽样方案类型,在表(GB/T 2828 表2ABC~表4ABC)中检索抽样方案。
抽样检验的基本步骤
确定检验对象:
首先需要确定检验对象的种类、数量及批次等信息。
选择抽样方案:
根据检验对象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案,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实施抽样检验:
按照选定的抽样方案,从批次中抽取样品,并对样品进行检验测试。
判定合格性:
根据检验结果,结合GB2828-2012标准的判定规则,确定整批次的合格性。
抽样计划的基本要素
批次规模:明确产品批次的生产数量和单位大小,为抽样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缺陷判定标准:事先确定产品允许的缺陷类型和数量阈值,为最终判定批次质量提供准则。
抽样数量:根据批次规模和允许缺陷水平,确定每批次应抽取的产品数量。
接收/拒收水平:设定批次合格的最大允许缺陷数量,作为判定是否接收或拒绝批次的标准。
抽样方法
GB2828-2012标准中介绍了多种抽样方法,包括:
系统抽样
整群抽样
比例抽样
双重抽样
课程背景与收益
掌握GB2828-2012抽样标准可以为企业带来以下收益:
保证品质
节省检验人员
缩短检验时间
节约检验成本
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提供给客户正确的产品。
总结
GB2828-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标准化文件,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用于指导抽样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成本。通过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和严格的判定规则,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