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和撤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性质不同
免职:是一种组织处理方式,通常用于正常的职务调整,如调任其他工作、轮岗交流、任职期满、退休等,本身不具有惩戒性。在特定情况下,如违纪违规,免职可能是组织处理的第一步,属于较轻的处理。
撤职:是一种行政处分,由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作出,针对公职人员违反纪律、工作严重失误或违法犯罪行为等,具有惩戒性。撤职意味着职务、级别和工资待遇的降低。
条件不同
免职:适用于因正常的工作变动或其他非惩戒性原因,如任职期满、退休、辞职等。对于违纪违规的干部,免职往往是组织处理的第一步,但过错程度相对较轻。
撤职:适用于违纪情节严重,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后果的公务人员。撤职的条件通常更为严格,涉及更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
后果不同
免职: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资待遇,免职后1年内不得安排领导职务,2年内不得提拔和晋升。免职后,被免职人可能在后续调查中被进一步处理,影响其职务和待遇。
撤职:导致职务、级别和工资待遇的降低,通常至少降低一个职务等级,严重者可能降低多个职务等级。撤职后,被撤职人需要按照新任职务重新确定政治待遇和工资待遇,且24个月内不得担任高于原职务层次的职务。
程序不同
免职:程序相对简单,通常由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撤职:程序复杂且严格,需要经过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的审议和决定,并遵循相关法律和程序规定。
总结:
免职和撤职虽然都涉及职务的免除,但性质、条件和后果上有明显的区别。免职通常用于正常的工作变动和非惩戒性原因,撤职则是针对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严厉处分。两者在程序上也存在差异,撤职程序更为严格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