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结论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
鸦片战争后社会性质的变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签订了《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持续: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贯穿整个中国近代史。
主要矛盾和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使中国陷入深重的危机。
经济和社会结构:
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封建剥削制度仍然占据显著优势,成为主要经济形式。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广大工农群众受双重压迫。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结论具有广泛的历史文献和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