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的写法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选择与主题紧密相关的词汇:
关键词应紧密围绕论文的主题或研究领域,确保能够准确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
使用学术性词汇:
关键词应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尽量使用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术语,避免使用口语化或通俗化的词汇。
注意关键词的准确性和精炼性:
关键词应准确、精炼地表达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模糊、笼统或过于宽泛的词汇。
控制关键词的数量:
一般来说,关键词的数量应控制在3到6个之间,以确保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标题、摘要和正文中选取:
关键词可以从论文的题名、层次标题、摘要和正文中选取,能够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
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以作为关键词进行标注。
使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避免使用论文标题已经含有的关键字眼:
因为论文的标题可是高权重,关键词列表应该是辅助标题没有覆盖到的内容。
关键词不宜太过广泛:
比如在天文学领域,使用“astronomy”或“universe”等太过宽泛的关键词并不能帮助科研者找到特定细分领域的相关文献。
如果涉及专业技术或方法,一定要在标题或关键词内展示出此项技术的专业术语:
这可以有效提高科研者搜索论文的精准率以及论文的引用率。
注意关键词有没有其它意思:
在写关键词的时候,要注意该关键词有没有其它意思,确保关键词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遵循格式要求:
不同的期刊或学术机构可能对关键词的格式有特定要求,如使用分号、逗号分隔,或是否需要斜体等。在撰写前,务必查阅相关的投稿指南或格式要求。
复核和校对:
在最终确定关键词之前,复核和校对它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每个关键词都准确地反映了论文的核心内容。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以有效地撰写出准确、全面、精炼的论文关键词,从而提高论文的可发现性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