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销制度是企业或组织内部为了规范财务报销流程、确保资金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下是一些关键组成部分和规定:
1. 暂借款及预付款审批制度
暂借款:因业务需要临时借款,如差旅费等,需按规定填写借款单并由有权限的人员审批后由财务室付款。
预付款:因业务需要预先支付的款项,如购买材料等,需填写付款申请书,提供采购申请单等材料,完备审批手续后付款。
支票管理:领用空白支票时,财务人员需写明日期、用途及限额,由领取人签收。支出时必须填写金额并及时告知出纳。
2. 费用报销制度
发票要求:费用报销的发票内容需包含日期、商品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等,并盖有合法发票专用章。
报销流程:经办人需凭有效原始票据报销,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销。
3. 差旅费报销
出差审批:因公出差需填写出差审批单,由相应级别领导审批。
交通工具:根据职务级别确定可乘坐的交通工具标准。
住宿费报销:根据职务级别和出差地点确定住宿费报销标准。
餐费补贴: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伙食补助费标准。
4. 报账单位职责
一支笔审批制度:经费报销需由单位领导审批。
会计资料真实性:单位领导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资产管理:指定专人负责资产管理。
5. 报销凭证规范
报销单填写:需填写完整信息,包括部门、日期、内容、金额等,并由报销人和审批人员签字。
原始凭证要求:取得合法票据,如合同、协议、合法发票等。
6. 报销审核与支付
审核过程:财务部门对报销单和相关凭证进行仔细核对,确保真实性和合规性。
支付方式:审核通过后,财务部门按照公司规定的方式支付报销款项。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财务活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防止资金损失和法律风险。不同组织和行业可能会有细微差别,具体实施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