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蜡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树脂分泌
树脂最初是液态或半固态,具有黏性和封闭性,由松柏类树木等分泌出来,用于保护树木免受外界环境侵害。
沉积与石化
树脂随时间沉积在地层中,受到地质作用如高温、高压和地下水的作用,逐渐发生石化作用。
树脂中的挥发物逐渐消失,剩余部分逐渐硬化,形成蜜蜡的雏形。
形成蜜蜡
经过数千万年的石化过程,树脂逐渐变成坚硬的蜜蜡。
蜜蜡的颜色、纹理和透明度等特征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水土有机物、无机物和阳光、地热等,产生变化。
蜜蜡的形成年代非常久远,最早可追溯至一亿年前的白垩纪,最晚则在距今二千万年左右的中新世。地质学研究表明,在始新世和白垩纪期间,由于针叶植物如松柏、枫树等分泌的树脂,在受到外界刺激后落在地上,并随着地质层变动深埋地下,最终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石化成为蜜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