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晏子是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以智慧和机智闻名。以下是晏子使楚的主要情节:
初次出使
晏子第一次出使楚国时,楚灵王得知晏子身材矮小,便命人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门,让晏子从小门进城。晏子到达城门,看到小门后,便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去。如今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吧?”楚国的礼宾官无奈,只好改道让晏子从大门进城。晏子进入宫中拜见楚灵王,楚灵王嘲讽晏子说:“怎么,齐国难道没有人了么,怎么派你做使者?”晏子回答:“齐国的临淄居民众多,人们张开袖子便成了阴天,大家抹把汗一挥,就像下雨一般,街上人们肩挨肩脚碰脚走路,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灵王听后非常尴尬,自知礼亏,只好以礼善待晏婴。
第二次出使
第二年冬天,晏子再次出使楚国。楚灵王听闻晏子又要来,决定再次羞辱他。楚灵王命人摆上酒宴,亲自招待晏子。酒至半酣,忽见两名兵士押着一个被捆绑着的男子从殿下经过。楚灵王装作生气地说:“你们这是干什么?难道没有看见我这里有贵宾吗?”然后故意问:“他是哪儿的人,犯了什么罪?”兵士回答:“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灵王斜睨着晏婴,问:“你们齐国人都善于偷盗吗?”晏子回答:“我听说桔子树生长在淮南,它就结出桔子;如果移栽到淮北,它就结出枳子。它们的叶子虽然相似,果实的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主要是淮南淮北两地的水土不同啊!如今,齐国百姓在齐国不偷不盗,而一来到楚国都做起盗贼来,该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楚灵王顿时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第三次出使
晏子第三次出使吴国时,吴王故意炫耀国威,称自己是“天子”。晏子装作没听见,直到侍卫高声重复后,才装作惊诧的样子说:“臣受齐国国君之命,出使吴国。谁知晏婴愚笨昏聩,竟然搞错了方向,走到天子的朝廷上来了。实在抱歉。请问何处可以找到吴王?”吴王无可奈何,只得传令:“吴王请见。”晏子昂首挺胸走上前拜见吴王,并向他行了谒见诸侯时当行的礼仪。吴王本想利用这个办法难为晏子,结果自讨没趣。
通过这些故事,晏子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机敏,成功地在外交场合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展现了非凡的外交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