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儒学经典《大学》,其意思是 从明明德开始,通过作新民,最后止于至善。具体解释如下:
明明德
明:使动用法,发扬、弘扬。
明德:指人天生所具有的善良本性,也指光明正大的品德。通过学习和修养来获得德性,使原本就存在的德性更加明显。
亲民
亲:同“新”,革新、弃旧图新之意。
新民:包括自新和新民两层意思,即不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同时,也要引导他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止于至善
止:达到和停留的意思。
至善:最高的道德境界,是一种不断追求完善、精益求精的精神状态,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实践过程。
总结起来,“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表达了一种从自我修养到社会贡献的完整过程,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承担,最终目标是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