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放贷人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合同无效:职业放贷人签订的借款合同通常会被认定为无效,出借人只能收回本金及按同期银行利率计算的资金占用费,约定的利息等无法得到法律支持。
财产返还与补偿: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行政责任
无牌照经营:职业放贷行为属于无牌照经营特许经营业务的行为,可能会遭受工商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刑事责任
非法经营罪:如果职业放贷人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且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将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其他刑事犯罪:为索要债务实施的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也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他相关处罚
高利转贷罪:如果职业放贷人的行为构成高利转贷罪,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需承担违法取得收入的一倍至五倍的罚款;若涉及到数额巨大者,其处罚为三年至七年不等有期徒刑,并且需要负担违法获得收入的一倍至五倍的罚款。
综上所述,职业放贷人的行为不仅会导致借款合同无效,还可能面临严重的刑事责任,包括非法经营罪和高利转贷罪。此外,职业放贷人还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因此,建议职业放贷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从事非法放贷活动。